五月芳菲,川西高原春意盎然,陽光明媚,氣溫在10度上下徘徊,微風帶著青草芬芳的氣息迎面撲來,溫柔而愜意。5月27日,中國能建葛洲壩路橋公司四川甘孜州重點項目卡禾尼鄉砂石系統場內人頭攢動,業主、監理以及來自沿線同行業的20余家央企、國企及地方施工單位的近110名成員組成龐大的觀摩團,現場打卡禾尼鄉砂石加工場,學習交流建設運行經驗,儼然成為了高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精心準備 樣板工程贏得贊譽
“禾尼鄉砂石系統作為項目沿線標準化樣板示范工程之一,這次觀摩會是進一步提升葛洲壩砂石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有利機會,我們必須把握住?!表椖拷浝硎啡鸾苷f。為了確保觀摩萬無一失,他每天都要帶領管理人員扎進場區開展消殘補缺工作,一遍遍地梳理系統清場、綠化、亮化任務,現場安排布置標識標牌等工作。
對于期待已久的觀摩會,項目部砂石系統現場負責人王雪飛也下足了功夫。這次活動,他負責向觀摩人員全面講解整個砂石加工系統的工藝流程及亮點,為了不耽誤白天現場生產,他利用晚上的空閑時間,反復推敲修定觀摩現場介紹文稿,準備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講解、介紹各項工藝。
5月27日上午10點,觀摩會在一片掌聲中隆重開始。從聽取項目介紹,觀看宣傳視頻,到進入破碎車間、篩分車間、選粉車間現場零距離感受骨料生產,再到中控室了解可視化工藝流程和加工系統生產全過程,最后到成品料倉參觀砂石骨料成品,觀摩過程中的每一次互動提問,講解人員都一一詳細解答。作為砂石系統標準化樣板示范工程,地處海拔高、施工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建設速度快……一座座標準化車間的拔地而起,一條條巨大皮帶的串通連接,一項項創新工藝的引進運用,讓現場觀摩人員備感振奮、贊不絕口。
“觀摩會順利舉辦的背后,是葛洲壩路橋人缺氧不缺精神的真實體現?!表椖拷浝硎啡鸾芨锌f分,看著眼前交錯盤桓的鋼鐵巨物,他回憶起了系統建設之初的難忘場景。
踏實苦干砂石鐵軍再展雄風
2021年末,項目第一批管理團隊臨危受命,肩負著重要的使命,火速從云貴高原、齊魯大地、南海之濱集結到雪域高城——四川理塘,這是一場跨越千里的“相會”,但一進場大家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新進場員工幾乎都未曾經歷過高原施工環境,面對著稀薄的空氣加之零下20多度的氣溫,普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頭疼欲裂、無法入眠。隆冬臘月,正值川西高原地區凜冽的寒冬,318國道是唯一一條運送物資與補給的“生命線”,也經常因大雪而中斷,斷電、斷水、斷糧成為了常態,砂石系統的前期建設工作也時常因此陷入多重困局。
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并未因眼前的困難而懈怠于工作,他們克服著身體的極限,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案咴斓睦?,夾帶著物理和魔法的雙重攻擊,著實讓我遭不住,但在緊張的工期下,為了保障“3.20”投產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必須時刻緊盯現場?!必撠熒笆到y現場施工的余路笑著說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剛澆筑完的混凝土都被捂上了厚厚的棉被,蓋上了電熱毯,而現場管理人員卻仍然在零下20度的寒風中堅守。
時間回到3個月前,這里還只是哈塞拉雪山腳、理塘河畔一片荒蕪的草場,如今成為了沿線最熱鬧的“集市”,項目各工區和外部施工單位過來拉骨料的重載運輸車把進場的便道堵得水泄不通,一車車“物美價廉”的骨料被源源不斷運出用于項目建設。在高寒、多雪、大風的條件下,有效施工時間不足三分之一,但這支年輕有為、勇于挑戰的砂石鐵軍,硬是將荒涼的山頭變成了高原綠色“糧倉”。
創新賦能 精益求精鑄造品質
“砂石系統必須加強執行力度,精細化管理,才能實現項目安全、質量、進度可控?!表椖控撠熑嗽谠露壬a例會上強調?!?.20”系統順利投產,項目進入運行期正式供料后,保障砂石骨料質量優良成為了項目部的首要目標。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但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加持?!昂棠徉l砂石場引進了國際先進的DCS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統,以保障礦山智能調度系統、設備智慧運行管理系統的高效穩定運行,實現砂石骨料生產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备鹬迚温窐蚬救龒{分公司總工程師張軍介紹。
在骨料用量審報、生產、運輸、銷售計量等環節,中央控制室的“一鍵式”控制,生產車間的“無人化”操作,從源頭上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通過先進的算法及大數據,系統能對生產過程中設備的振動、溫度、電流等實時監控,動態分析、實時調整破碎機進料量和出料口徑,使系統生產達到骨料成品率高、能耗低、破碎后物料呈立方體顆粒等優點。系統還兼具在線質量檢測的功能,通過輸入砂石骨料的粒徑級配參數,能夠對生產過程中骨料的質量進行實時監測,當監測的參數超標時觸發報警提示,實現動態化管理生產。配帶的倉儲管理系統,能動態顯示毛料加工量、成品料庫存、出庫量,實現最優調度和智能銷售,有效地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
綠色打底 雪域高原青山依舊
被譽為“天空之城”的理塘,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植被稀少,生態環境極其脆弱。項目部以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為重點,堅持全過程、全方位保障當地一草一木及河流生態,打造“綠色”項目。
綠色開采。遵循“剝離先行”的原則,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開采,料場爆破孔采用帶吸塵裝置的鉆機鉆孔,通過多排孔微差爆破,以減小因爆破產生的粉塵對當地環境的影響。
綠色加工。傳統的濕法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對骨料進行清洗,既浪費水資源,還要將廢水固液分離,成本高且不環保。項目部采用干法密封生產工藝,骨料中的泥粉可以通過選粉機去除,不需要水洗,不產生需要排放的污水,這樣就解決了其他傳統工藝出現的需要水洗,導致產生廢水的問題,從而實現了清潔生產和零排放。針對干法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粉塵外溢,通過生產車間百分百封閉,并在破碎、篩分、運輸等容環節布置吸塵、收塵設備,以及在主要粉塵產生點、物料跌落點等加裝噴淋霧化降塵系統,實現智能降塵降噪。
綠色駐地。在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項目部對場內綠化同步進行完善,減少硬化,采用原生草皮+本土樹種的綠化方式,最大限度融入原始地形地貌,還原原始環境,在原址繪制出一幅青山依舊、綠水長流的美麗畫卷。
滔滔的理塘河水,浪花飛舞,一路歡歌前行,傳頌著中國能建葛洲壩建設者保護生態的一個美麗傳說……未來他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敢為人先、永不止步”的路橋人精神,用敬業奉獻和專業創新奮力拼博,使“山高不再不可攀、路遙不是不可及”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