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10時38分,廣東國能清遠電廠,一號機組鍋爐大板梁吊裝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11時18分,廣東國能清遠電廠董事長韓陽宣布:起吊!
霎時間,吊裝現場鞭炮齊鳴,1250噸履帶吊配合160噸平臂吊,抬著重達144.218噸的鍋爐大板梁緩緩升起。
“南渡四千里,不怕遠征難。千辛萬苦事,吾輩若等閑!”當時正在現場蹲點的中國能建天津電建紀委書記、監事徐萬里的一首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能建鐵軍的擔當與豪邁。
監理:這一天啊,凈圍著你們天津電建轉了!
崢嶸歲月稠,邁步從頭越。
20年前,天津電建首次踏上南粵大地,承建當時廣東國華(原)臺山電廠,并一舉拿下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留下了傳奇故事,樹立了品牌形象,書寫了工程輝煌。
正是因為有臺山項目文化積淀做榜樣,清遠項目從一開始就錨定目標,高標準、嚴要求。作為天津電建承建的第19臺百萬千瓦級發電機組項目的負責人,天津電建清遠項目部執行經理、黨支部書記王金玉的心里憋著一股勁兒。
現今,天津電建再次踏上南粵大地,服務同一個業主,按王金玉的話說:有臺山項目做榜樣,咱必須干好,而且一定要干好。憑著這股不服輸的精神,他帶領清遠項目聚焦創國優金獎的目標,在業主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以“三一行動”為引領,即全現場只有一個黨委、一個安健環委員會,執行一套安全行動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指導方針,將中國能建聯學聯建、融通融合“六個一”行動全面融合,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工程建設安全、優質、高效、和諧發展,在南粵大地開啟了打造清遠精神的創優筑夢之旅。
“您已進入天津電建施工區域,請您佩戴好安全帽和安全用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一走進天津電建的施工現場,安全語音提示就自動響起,讓人印象深刻。這是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兼安全部長司福龍從四川天明項目導入的新鮮經驗和先進做法。
現場文明施工秩序良好,隨處可見的安全警示牌、特色鮮明的安全文化長廊、近期部署的“十五條硬措施”“五個必須”和中國能建安全管理“十二個到位”等,無一不體現出安全管理的周密與到位。
“從臺山到清遠,天津電建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工程企業,從現場配合、施工組織,到疫情防控、文明施工,組織有章法、管理成體系、一切有套路?!眹芮暹h電廠副總工程師兼工程部主任楊小虎深有感慨地說。
國能清遠電廠1號機組的鍋爐設計共有8根大板梁,此次吊裝的板梁為E板梁下疊梁,重144.218噸,采用160噸平臂吊與1250噸履帶吊抬吊。
在鍋爐大板梁吊裝的重要時刻,鍋爐專業出身的王金玉雖已經歷多次,但每一次都絕不敢大意:吊裝方案必須經過全面計算論證,施工機械必須進行可靠負荷試驗,作業人員必須詳細交底簽字,吊裝風速必須反復確認,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都要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大件吊裝安全,這一次也不例外。
吊裝前,王金玉和項目部專業負責人組織開展了安全技術交底,對作業條件和安全控制措施仔細檢查,做到可控、有序作業。吊裝過程中,業主、監理等相關方領導在現場全過程監督。
4月20日13點26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作業、抬升近百米后,E板梁下疊梁平安、順利、精準就位。
就在當天下午,1號機組鍋爐受熱面第一道焊口正式開始焊接。該機組鍋爐水冷壁(受熱面)總計約30000道焊口,此次地面組合是前側水冷壁上部管屏與管屏組成第一道焊口。焊接過程嚴格遵照焊接工藝要求施焊,在進行水冷壁管口打磨、集箱清理、管屏通球試驗等一系列開焊前準備,并根據編寫的1號機組水冷壁焊接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質量技術交底后,受熱面第一道焊口正式開焊。
開焊前,王金玉和項目管理人員對參與施焊的高壓焊工資質、施工方案等進行嚴格審核,確保相關資料真實有效,同時對參與作業人員進行了焊前考試,經外觀和無損檢測合格,進行技術交底后進行上崗作業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實施。
“這一天啊,凈圍著你們天津電建轉了!”上午參加完鍋爐大板梁吊裝儀式,下午又見證1號機組鍋爐受熱面開焊的山東誠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國能清遠監理部總監李玉凱說。
業主:天津電建不愧為“津門鐵軍”!
攻堅又克難,策馬再揚鞭。
時間拉回到2021年6月,廣東地區疫情始終處于復雜多變的狀態,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無處不在。
剛剛中標國能廣東清遠項目的天津電建,抽調精干力量精心組建了項目管理團隊。面對7月30日開工的嚴峻任務,面對疫情對人員進場、設備到貨、材料入場等帶來的影響困難,項目管理團隊發揚“奮起爭先、嚴謹實干”的企業風格,開動腦筋想辦法,多措并舉解難題,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在順利完成2021年7月30日高標準開工目標后,又一鼓作氣連續完成多個里程碑節點:
2021年10月30日,一號機組鍋爐鋼架第一鉤吊裝;
2021年11月30日,全廠建筑基礎出零米;
2022年4月8日,1號機組主廠房A列結頂;
2022年4月20日,1號機組鍋爐大板梁吊裝。同日,1號機組鍋爐受熱面第一道焊口焊接;
2022年4月22日,1號機組鋼煤斗開始吊裝;
2022年5月27日,1號機組鍋爐受熱面前水冷壁開始吊裝;
2022年5月28日晚,1號機組循環水泵房前池池壁及頂板混凝土澆筑完畢。
一個個工程節點的實現,是項目管理團隊持續奮戰的結果。
2022年春節前夕,疫情依舊影響著工程建設進度,有效工期不足,黨支部開會研究春節連續作業,16名黨員紛紛要求留在工程建設一線過年。
留在現場指揮工程建設的王金玉說當時就想,作為項目負責人、黨支部書記,“我責無旁貸,肯定是留下!”。因為他留在現場,妻子只能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在天津過年,這個春節一家人分在兩地。但為了建設需要,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留下。春節堅守期間連續不間斷的施工,搶回了工期,為工程建設贏得了寶貴時間,為實現既定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3月份,現場循環水泵房的前池和流道澆筑混凝土時,天氣突變,驟下大雨,一下就是一天多,對澆筑作業影響很大。
“當時,天津電建項目領導都非常重視,王金玉、張春峰、易翔等冒雨查看澆筑質量,相關管理人員都在現場盯著,王金玉還幾次到試驗室查看配合比?!睋芮暹h電廠工程部土建主管李言說。項目部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及時覆膜,技術人員不斷調整、反復試驗,確保塌落度控制在160±20mm合理區間內,有力保證了這一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正是憑借超前細致的項目策劃、科學嚴謹的施工組織、精益求精的管理手段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合理安排工期,有序、持續、快速地推進工程進度,確保里程碑節點如期實現,以實際行動回報業主信賴。
國能清遠電廠副總經理程輝說,天津電建參與建設了國能集團的多個重要工程,展現了規范的項目管理、較高的履約水平、鮮明的文化特色,在清遠項目建設中也較好地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不愧為“津門鐵軍”。
這,是對項目班子“打鐵還得自身硬”工作理念的最好肯定。
燦爛的陽光下,布置在1號機組鍋爐頂端的“安全是前提,質量是承諾”巨型標語牌,從遠處望去顯得更加搶眼、醒目。
努力建設過程省心、結果稱心、運行舒心、上級放心、投資方開心的國優金獎電廠,南粵大地上的“津”彩故事還將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