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塞外大漠,中國能建西北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北電建”)承建的寧夏鹽池12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員正快速安裝著光伏組件。近年來,西北電建緊跟國家戰略,大力落實“雙碳”目標、積極搶抓“十四五”新能源大發展機遇,創新項目開發模式,探索出一條投融資引領的新能源綠色發展之路。
西北電建積極適應“雙碳”目標帶來的新形勢、新任務,持續拓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市場。2021年,西北電建承接了20多個風電項目。臨近年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疊加風機搶裝潮,西北電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搶抓新能源并網發電時間窗口。
山西省孝義市,一臺臺風機迎風而立,一片片葉輪隨風而動。湛藍的天空下,潔白的葉輪緩緩旋轉,葉輪與藍天、白云相映生輝,這是西北電建管理公司建設的孝義風電項目。該項目屬于內陸山地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分別為3萬千瓦、2萬千瓦,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分別約1.06億千瓦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分別約9.64萬噸,對于改善當地能源利用結構,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山西孝義5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時間較晚,施工期間恰逢山西省百年不遇的持續性特大暴雨,按期并網的壓力巨大。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西北電建在同期施工的幾個新能源項目中開展勞動競賽,調動了各項目的積極性。該項目僅用了不到9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 13 臺風機基礎澆筑,11臺風機吊裝,集電線路組塔架線,綜合樓、輔助樓封頂、開關站受電等施工任務,最終實現2021年底并網發電的目標。
2021年底,同時并網的還有寧夏鹽池12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陜西大荔5萬千瓦風電項目、榆林橫山5萬千瓦風電項目等。在陜西大荔5萬千瓦風電項目施工過程中,西北電建充分發揚工匠精神,嚴控工程質量,傾力奉獻精品工程。在風機基礎灌注樁施工中,該公司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混凝土等級、塌落度、注漿量等標準均高于設計要求標準,最終樁基合格率達100%,做到了一次成優。風機吊裝前,該公司對吊裝方案進行反復研究修正,邀請專家進行論證,并組織參建人員進行風機吊裝模擬操作,超前把控各類風險,最終以每周完成4臺風機吊裝的速度,優質高效完成了17臺風機吊裝任務。
從找項目到造項目,西北電建已完成近20多個投融資型新能源EPC項目的實施,探索出的“投融資+EPC”模式,成功帶動一批光伏、風電等新能源EPC項目開發,從最開始的“投融資+EPC”,到后來的“投融資+EPC+并網驗收”,再到如今的“項目開發+EPC+并網驗收+運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項目價值不斷豐富、企業效益不斷疊加。該公司形成了投融資引領、助推EPC項目開發的新模式。
與此同時,西北電建先后承建了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陸上控制中心項目、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升壓站項目,從海上風電項目的陸上控制中心到海上升壓站,西北電建全面出海,向著更廣闊的海上風電市場前進。
截至目前,西北電建新能源項目簽約額占公司市場簽約額近60%,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走出了一條全新道路、鍛煉出了一批精英、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經驗。從傳統火電到綠色新能源,從純施工到投融資撬動的EPC,創新發展和綠色低碳日益成為公司轉型發展的鮮明特色。